2008年的金融危机几乎摧毁了美国几十年来的发展模式,以透支消费、信贷扩张和房地产市场繁荣为支点的美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亚洲如果能在促进欧洲出口上有所作为,将颇受欢迎。2001年,我在香港演讲时谈论了这种货币的优点。
亚洲,第三极?《博鳌观察》:欧洲危机伊始,许多人就提出新兴世界尤其是中国,应向欧洲国家施以援手。钓鱼岛的争议表明,亚洲尚未达到形成一种单一货币所需的政治(融合)水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这种过程,创造出一种 21 世纪的全球货币。他们指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帮助他国与帮助自己同样重要。通胀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有可能引发又一轮兴衰周期。
而中国目前是贸易顺差,且坐拥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亚洲必须通过一种协议的形式,让美元加入其中。据东方卫视报道,乌坎核心问题是土地,被上届村委会盗卖的土地已部分收回。
来源:新京报 进入 党国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产权改革 。但由于乌坎村事件发生,投资者不敢来,村集体无法获得收入。即使实行民主制度处理这个问题,也极不合适原有的较低附加值的产业已难以消化上述不断升高的各种成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技术或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开拓蓝海。
2011年以来,全国煤炭价格高位波动。再次是生态建设成本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是企业环保投入成本里隐含着机会成本,随着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环保机会成本增加。为了积极应对高成本时代挑战,必须采取推进产业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深化体制改革、开拓国际低成本要素来源渠道等对策。具体而言,在物流成本方面,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的《2011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约18%,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我国不少商品价格偏高。其次是环境保护成本上升。
第一,政府可以通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路桥等收费制度改革,合理确定收费期限和标准,降低企业和民众的物流成本和通行成本。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利用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国际经济格局调整机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特别是开展一些收购兼并活动,通过其他国家的企业利用当地的低成本生产要素组织生产。同时自2008年12月23日以来连续五次上调贷款利率,其中短期(6个月内、6个月至1年)贷款利率分别从4.86%、5.3l%上 调 至 6.10%、6.56%,中长期(1~3年、3~5年、5年以上)贷款利率分别从5.40% 、5.76% 、5.94% 上 调 至6.65%、6.90%、7.05%。2011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95729亿元,国内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分别增长13.6%、15.1%、22.6%,企业所得税增长34.7%。
其中,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增加幅度尤其明显,前者在2004年、2008年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4%、18.4%,后者在2004年、2006年、2010年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1%、30.8%、22.2%。其次,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组织针对产业升级的人才和技术工人大培训,并大力引进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并给其相应待遇。
部分小微企业缴税总额高于净利润。生产要素成本和节能减排成本上升大多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政府在降低这两类成本方面能施展的空间有限,但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则大有可为、潜力较大。
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许多高消耗高排放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出口行业和产品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现有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压力。针对土地严重短缺的现状,我国建立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我国为了推进自主创新也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些企业增加了自主创新投入,并积极申请专利、购买专利,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和购买的成本。据专家测算,每一盏风光互补路灯系统LED路灯即使按照现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计算,成本大约在2.5万元。我国职工工资水平经历了一个大幅提升的过程。二是修改完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从产业升级角度考虑增加更多内容。
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使得转型现有发展模式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为了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国土资源部计划建立重要能源资源储备体系,加大资源能源的储备力度,这也会增加成本。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原材料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上涨。降低交易成本的基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这两方面的巨大投入都推动了生态建设成本的增加。经初步测算,实现1600万吨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目标,需投入资金几百亿元。
在税费成本方面,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长。在推进要素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方面,政府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围绕产业升级的方向,加大对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对重大共性技术组织联合攻关,对推广应用给予政策扶持。2011年全国共有24个省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2%,这都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建设产业园区的经验,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去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利用当地的低成本生产要素加工制造中国品牌的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拥有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原材料成本、低能源成本、低环保成本、低资金成本等一系列低成本竞争优势,我国的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以致成就了全球制造业中心或世界工厂的美名。全国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从2005年第一季度的1212元/平方米上升到2011年第四季度的3049元/平方米,商业、居住、工业地价水平分别从2005年第一季度的2006元/平方米、1184元/平方米和482元/平方米上升到2011年第四季度的5654元/平方米、4518元/平方米和652元/平方米,大多增加了2~3倍。
因此,中国出口行业和产品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88个,保护区总面积约14944万公顷,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9%。
在此同时,我国节能减排成本也与日增加。其三,深化体制改革,降低交易成本。
若不考虑价格因素,2010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36539元,是2001年的3.4倍,年均增长10.l%,高于同期物价增长速度。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开拓 蓝海(未知的附加值较高的新兴产业或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除此之外,信用风险大、信息透明度不高等增加了交易成本。民间融资成本则更高,担保公司在给中小企业融资时,在有抵押物的情况下,年利率都高达本金的20%。
改革开放以来,低成本竞争优势一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力武器,但在不经意间中国经济已进入高成本时代,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节能减排成本增加,交易成本也有所增加,这些都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受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节能减排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钢铁、铜、铝、铅锌、水泥、电力、电石、焦炭、铁合金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
第二,加快推进税费制度改革,下决心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费负担。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9个,面积9267.56万公顷。
如何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积极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政府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出台各主要行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指导意见。